知之深,爱之切。
习近平总书记对燕赵大地充满深情。不只因为他在这块土地上工作过,更是因为这是一块革命的土地、英雄的土地,是“新中国从这里走来”的土地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到河北考察。
从太行深处到渤海之滨,从冀中平原到塞外山城,总书记的足迹印刻在燕赵大地的山山水水。关心困难群众冷暖安危,指导河北走好发展新路,总书记的关怀给予河北人民巨大鼓舞。
深情厚爱感肺腑,殷切期望燃豪情。今日河北,迎来一系列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,7400万燕赵儿女,正不负重托,砥砺前行。
真情帮助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,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
2013年元旦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,驱车300多公里,来到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河北省阜平县,看望困难群众,共商脱贫致富之策。
“那么冷的天,总书记还来。见我脱鞋上了炕,他也脱鞋上了炕,和我们一家人越聊越热乎。问粮食够不够吃,收入咋样,孩子上学远不远,看病方便不方便。总书记平易近人,就和俺亲人一样……”回忆总书记来家时的情形,73岁的唐荣斌久久不能平静。“现在日子好了,交通方便了,盼着总书记再来,看看俺们的幸福生活!”
走出唐荣斌所在的骆驼湾村,一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伸向远方,一排排新民居依山而建,错落有致。来到邻近的顾家台村,村东头便是顾成虎家。100多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新房,木门灰瓦,宽敞透亮,新置办的家电整整齐齐。顾成虎从里屋的箱子里捧出一件特殊礼物。“总书记在我家时,看到我袖口破了,特意叮嘱随行人员在给我的慰问品中增加了一件棉大衣。”他把这件大衣视为宝贝,平时总舍不得穿。
习近平总书记来的那年,顾成虎还住在那间年久失修的老屋里,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。“没想到我这老了老了,还住上了新房!”搬家时,他特意找人拍了一张老土坯房的照片,挂在新屋墙上,提醒家人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恩情。
“没有农村的小康,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,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。”“对困难群众,我们要格外关注、格外关爱、格外关心,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”……
习近平总书记每一句话都涵义深刻,饱含深情。
牢记总书记重托,河北省全面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。阜平县委书记郝国赤说,到2016年底,全县贫困人口由10.81万人下降到2.88万人。近年来,河北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,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.8%降到去年底的3.8%。
从阜平到唐山,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,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田。
2016年7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唐山市截瘫疗养院看望伤员。院长杨震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历历在目:“总书记来到康复室,躬身与截瘫伤员一一握手。慈祥的面容,亲切的话语,让大家激动不已,备受鼓舞。”
60岁的截瘫伤员张大光,在大地震中受重伤,胸部以下瘫痪,失去了父母:“握住总书记的手,感觉一股暖流瞬间流进心里。他那么平易近人,给了我强大的信心和力量!”
“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勉励,成为截瘫伤员姚翠芹的座右铭。她把这种精神通过互联网传播给更多的人。“我不能满足于现状,要在精神上活得更充实。”从小有歌唱天赋的姚翠芹,今年加入网上“全民K歌”,拥有1600多个粉丝。
近年来,唐山市投资6亿元,建设4000张床位的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,专门用于截瘫疗养、社会养老、军人优抚和社会救助,让困难群众拥有更优质的康复疗养环境。
一个集生态保护、产业转型、协同发展的“冀北发展新高地”正逐渐形成
金秋的崇礼,天蓝气爽,山川秀丽。行走其间,仿佛置身一幅山水画卷。
“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,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,体现中国元素、当地特点……”今年1月23日,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沙盘前,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,至今在崇礼区冬奥办副主任赵利东脑海里回响。
“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这里,一下子把我们的心都暖了。从规划设计、资源利用,到配套建设,总书记对各项筹办工作问得仔细,想得长远。”赵利东回忆。
9月11日,记者再次走进崇礼。临时展馆大厅中央,“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”16个大字十分醒目。从户外平台远远望去,塔吊林立,机器轰鸣,一派繁忙。崇礼支线高铁建设正如火如荼,建成后将与京张高铁一起,形成北京至崇礼赛区最便捷的客运通道,有效满足冬奥会崇礼赛事的交通需要。
文章标题:深情暖燕赵 重托催奋进(砥砺奋进的五年·为了总书记的嘱托)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youyouwangluo.cn/63464.html